“这声音怎么回事?小提琴能发出这种沙沙的声音也是厉害,简直琴中杨坤啊!”

“你能坐得再直点吗?就当通气了!声音不就出来了嘛!”

“大灰狼的声音是这样的?你骗我呢?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?”

“罗老师,镲,跟上,还有那鼓,十几万的乐器呢,别舍不得用啊!”

jpnq48k0_4aix5fo2lbbm5c135e928a408.jpg

这是南京爱乐乐团的日常排列现场。

已经习惯了指挥居蕴的“毒舌”,现场数十名乐团成员笑着、调整着,一页页曲谱过,为当天下午金陵小学的演奏会做着准备——这是“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”的系列活动之一。

10月28日晚,南京文化艺术中心,他们还将为南京第17届文化艺术节献上一场公益交响音乐会,这也是南京爱乐乐团成立十年来第三百多场的公益演出

jm08fk2o_6qv0gldzkkpo5b9a0cdcd951c.jpeg

一呼百应

王洋,中提琴演奏家,德国国际爱乐乐团中提琴终身首席,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提琴、小提琴、室内乐教师,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客座教授,南京青少年交响乐团团长,江苏省中学生交响乐团艺术指导……当然,还有南京爱乐乐团音乐总监。

这些都是王洋的身份。

jm08gab4_6b8p0cz297ni5b9a0cfecb142.jpeg

王洋




       留学德国十年后回到南京,王洋带动圈内近70名热爱音乐公益事业的同道创办了南京爱乐乐团。

     “这个想法酝酿了一两年,2007年12月开始着手,到2008年初正式演出,说难也难,因为没有资金,说容易也容易,因为同道中人很多,可以说一呼百应。”王洋说,刺激他萌发这个念头的,是看到国外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爱乐乐团,南京不应该少了自己的交响乐团。

       著名指挥家闵乐康、吕晓一为常任指挥,各主要乐器的演奏骨干均为不带薪的专业音乐人,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教授、演奏家。如今近80人的专业演出团队,团员们自己掏钱做服装、添置设备,没有薪水,每周两场排练、每月一次公开义演,风雨无阻,十年来累计演出三百多场……为什么?

     “两个字,爱乐。我们乐团成员和来听我们音乐会的观众,都是爱乐之人。” 王洋说


交响乐,奢侈品

     “交响乐是奢侈品。这不是说它不可以被普通人欣赏,而是说它晶莹剔透,精美脆弱。”

        王洋说,国外的爱乐乐团几乎都由企业赞助,即使是为了近80位团员考虑,他也十分希望乐团被企业冠名,让乐团成员走向职业化。“现在我经常半开玩笑地说,我们是一家有着专业演出水准的业余乐团。”

        在王洋看来,如果能解决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,就能让乐团更能集中精力,致力于对音乐艺术的无止境追求,让市民了解高雅音乐。

jm08gv54_1fhumkgaweu15b9a0d192e08b.jpeg

△乐团成员在练习


       乐团演职人员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不拿报酬可以理解,可邀约国内国际上的音乐大家来南京演出交流,费用就不菲了。

       六年前参加国家交响乐峰会回来的王洋,曾感慨在全国50家城市的交响乐团中,大家公认他是最穷的团长。“那些乐团多半是享受市级财政拨款的‘正规军’,即便是西部某市的乐团,每年也能得到政府补贴160万元。”

       当时“到哪里为高雅艺术找钱”,成为每天王洋一睁眼的焦虑。白天,他到处寻觅有意向的合作方,到了晚上,他又得紧张地与团员们排练、布置起草演出计划。

jm08hmx4_3er0721xaekd5b9a0d3d6de9f.jpeg

不过如今的王洋,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焦虑了。

     “感谢政府,提供了很多扶持,比如南京市文化馆,免费把文化艺术中心借给我们做日常排练,进行公益演出,比如在市委宣传部和文广新局的关心下,从2009年开始的每届南京文化艺术节我们都举行了交响音乐会,还有江苏省财政厅、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‘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’活动,我们做了5年,还有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行的新年交响音乐会,都是         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,已经成了乐团的品牌。”、

jm08i4o0_5hr3s5qj2ams5b9a0d54b0c0f (1).jpeg

南京人与交响音乐会

     “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和文明之都,不能没有交响乐。”

南京市文化馆郭培忠馆长告诉记者,为了南京艺术普及,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,和南京爱乐乐团一起推广公益交响乐相当有意义。“从2009年开始,南京爱乐乐团每年在文化艺术           中心有12场常规的公益演出,市民可以免费领票欣赏,96场演出至少有十万人次观演,把高雅艺术真正送到普通人的耳边。而每年一届的南京市文化艺术节,南京爱乐乐团的交响音乐会更是成了保留节目,持续不断地为大家奉献高雅艺术。”

       王洋对南京观众也充满了期待:“最开始我们交响乐演出的时候,有人嗑瓜子,穿拖鞋大裤衩,大声聊天,庙歌彩铃响个不停的,都有。现在,大家进场都很安静,有个习惯就是直接关手机。我们为了能让普通人和音乐会零距离,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,比如在演奏前讲解乐曲背景和创作故事,让所有人能更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。”


藏龙卧虎的乐团

       谁说交响乐团都是板着面孔的严肃艺术家?在排练现场,团员们演奏之余有说有笑,兴致来了,一曲即兴的四重奏、六重奏就来了。

       王洋说,一次演奏会顶棚大灯突然坠落,擦着第二提琴的边险险炸裂,碎渣一地,所有演奏者连眼皮都没眨,波澜不惊地演奏完全场……

       腼腆的低音提琴大爷、一只手扛起低音提琴的纤细萌妹子、敲着轻巧三角铁1米9的威猛汉子、穿着格子西装一身大牌范儿的小提琴大叔……南京爱乐乐团里可以说是藏龙卧虎。

jm08izj4_7f6iwn9ynx4s5b9a0d7ceeabd.jpeg

△全家福


       今年70多岁的葛孝安是乐团里年龄最大的,几乎拉了60多年低音提琴的他从前是江苏省演艺集团的职业提琴手,退休后放不下琴弦,拎着把琴就进了乐团。每周两次每次近三个小时的训练,正式演出前两个小时排练加一个半小时正式演奏,老先生水也不喝中途连厕所都不去,就怕耽误时间,对着我们采访的镜头却腼腆的连奔带躲。

jm08jha0_6a7bfunc2kr75b9a0d93ca3dd.jpeg

△拉了60多年琴的葛孝安大爷


       葛老先生旁边的郝璐绝对是低音提琴界的颜值担当,今年只有24岁的她是南艺高材生,从少年宫时就开始练琴。别的女孩子挑琴都挑轻巧优美的小提琴,偏她听了一声低音提琴醇厚的声音就迷得不行,哭着喊着要练这个“大家伙”。“那时候还没有儿童琴,我就直接从普通的低音提琴练起,体力倒是可以练出来,最难的是胳膊短抱不过来啊……”郝璐吐槽着,却也得意老师说她就是练低音提琴的料。“参加了爱乐乐团后已经演出了几十场,从来不怯场……因为我身边就是镇团之宝葛老师嘛,他非常有经验,经常指导我,虽然说是做公益做奉献,但我也很感激乐团,真的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演奏技巧和经验。”

jm08jwpk_5xp7vzr4xp5z5b9a0da7bf354.jpeg

△萌妹子郝璐


       近1米9的威猛汉子陈云汉大约是团里最“新”的团员了,他加入到乐团才两三个月,经营一家音乐工作室的他负责的是三角铁、大鼓、小鼓等打击乐器,每每看着这个壮汉手持三角铁在一边小心翼翼敲击的样子,总有一种莫名的“萌”感,“猛虎嗅蔷薇”,“团里欢乐多,我很高兴加入了这个团体,嗯,还是有遗憾,加入晚了,哈哈。”

jm08kegg_6or4wtuylfwe5b9a0dbed7147.jpeg

△打击乐四人组,右二是陈云汉


       最传奇的大概是小提琴手沈惠磐。今年61岁的他插过队、当过兵、做过工人、上过大学,研究所里工作过,又被挖去了国外大型公司工作,读过EMBA,一度是一家跨国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,关键是他的主业,是电子半导体……

       沈惠磐说,他从小喜欢小提琴,曾拜一位名师,1974年他的父亲花一年收入450元给他买了一把好琴……可惜高中毕业后,阴差阳错他放下了小提琴。 2011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重遇了自己的老师,老师问他,还拉琴了吗?“我就突然有了一个冲动,半年后我直接辞职了,专心学琴。”那一年,他54岁。

jm08kvfk_1jvw8c22d0ic5b9a0dd4327a7.jpeg

△故事一箩筐的励志叔沈惠磐


      为了赶上失去的几十年光阴,沈惠磐玩命地练琴,每天都练四个小时以上。2015年,老师把他推荐到了爱乐乐团,王洋一听他的琴声,就定下了他。“这是我的交响音乐梦,我实现了。”他万分珍惜每场演出,“我估计可以拿全勤奖,只有一次在外地买不到车票回来,其他每次排练每次演出我都参加了。”

△沈惠磐的琴


       沈惠磐还是一个“琴痴”,全国各地的琴友、收藏家到手了一把好琴,都会想到邀请他去“过过手”,甚至二话不说给他送来,请他试拉。如今他的家中有四五把价值不菲的小提琴,最难得的是一把来自法国已有150多年历史的好琴。为了保护好琴,他特意准备了恒温恒湿的箱子,平日里不时拿出来保养。“不过我每次上场演奏,带的还是43年前的那把父亲给我的琴,它是我的音乐梦。”

jm08m81k_282gdmxoj28j5b9a0e1347d06.jpeg

图片来源《周末》报2017年10/26期